首页

优美之家美女

时间:2025-05-30 04:41:18 作者: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 我国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 浏览量:47923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 赵晔娇 陈杭)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并在2021年首次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数年间,“双碳”皆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

  “低碳经济”“能源革命”“碳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大篇幅提及与“双碳”相关内容,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足见中国主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中国如何向“绿”而兴?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锚定“双碳”目标,建言绿色发展。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随着近年来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随着全球加速迈向碳中和时代,国际“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显现,中国制造业开始面临供应链全链路贯通困境、行业碳数据库缺失以及供应链低碳转型压力等问题。

  如何打破壁垒,做到与国际体系的互认?拥有中国自己的体系是前提。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建议,从速从快建立制造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完善企业共享共建机制,推动与国际数据库的衔接与互认,并逐渐建立中国深度参与、主导的全球碳足迹管理体系。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双碳”大背景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头戏”。中国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15.16亿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

  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这一关键数据,勾勒出2024年中国的发展预期目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多位人大代表鼓与呼。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洁带来了关于探索构建海陆协同的新型能源系统的建议。她表示,应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动能,全链条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转化、储运及利用,全面探索建设海—陆协同新型能源体系,更好地实现能源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则提出,要推动储能高质量发展,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带动储能新技术、新产品示范,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发展;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树立高质量、高安全、低碳绿色发展的准入门槛。(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宁夏银川发布首批城市机会清单 邀企业家共享城市发展机遇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必须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2019年,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了李亨利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案。李亨利甘当“内奸”,一方面享受着国家红利,另一方面却不遗余力支持反华活动,尤其是充当反华活动幕后“金主”,从事反中乱港等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本案也入选了平安中国建设第一批案例。

(经济观察)中国税费优惠政策为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添动能

扎夫尔说,这些投资分布在制造业、服务业和第一产业,总计2651个项目,预计能创造超过5.1万个就业机会。“(这些投资)体现我们在吸引优质投资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努力。”

俄媒:俄罗斯首次量产可防核爆影响的移动庇护所

从空中俯瞰,山脉连绵,云雾缭绕,宛如一幅壮美的风景画;行走在山中,鸟鸣声、溪流声不绝于耳,野生藏酋猴时常“冒个头”,运气好时还能偶遇白鹇。

北京丰台警方破获多起电诈黑灰产案件 抓获嫌疑人15人

丁薛祥指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以自身高质量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发展机遇。欢迎广大俄罗斯企业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在分享中国机遇中实现更好发展。

环保法庭+科技:守护红枫湖一池清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